(1)管接取壓法(損失取壓法):是一種古老的取壓方式,是希客斯坦(E.O.Hickstein)在1913年發(fā)布的。上游取壓口位置距孔板上游端面2.5D,下游取壓口位置距孔板下游端面8D。在下游取壓點是在流體經過孔板后,流體的流束已經*充滿管道,所以上、下游形成的差壓比較小,另外在下游的8D之內管壁粗糙度直接影響差壓值。此種取壓法除了少數的天然氣測量流量還保留外,基本不再使用。
(2)理論取壓法(縮流取壓法):為了克服管接取壓法產生差壓小的缺點,將下游取壓點改為流體經過孔板后流束收縮zui小的位置,此處產生的差壓zui大。但是流束收縮zui小的位置是與直徑比(與β)有關的函數,所以這種取壓法的下游取壓點是不固定的,應用起來很不方便,此方法只能作為理論分析用,沒有實際應用。
(3)徑距取壓法:此方法是針對管接取壓法產生差壓小的缺點改進而來,將下游取壓點的位置固定。在直徑比β小于0.735時,徑距法與理論法的數據很接近。在結構上,沒有復雜的加工件,現場安裝使用很方便,在歐美國家應用廣泛。
(4)角接取壓法:采用環(huán)室結構,利用環(huán)室的均壓作用提高測量精度。環(huán)室的結構復雜,加工費時、費料、成本高,環(huán)室的取壓孔容易堵塞,不易疏通。
(5)法蘭取壓法:一般都在法蘭上取壓,結構上比角接和環(huán)室要簡單,只是需要的孔板法蘭,不能用普通法蘭代替。
GB/T2624—93把徑距取壓法、角接取壓法和法蘭取壓法作為標準節(jié)流裝置的取壓方法。